香港穩定的國際級監理制度及監理沙盒和措施,有助於促進金融科技公司在這個新興市場的發展。由於沒有外匯管製或資金進出的限制,香港成為最自由的市場之一,有利金融科技公司發展跨境業務。此外,新創公司更受益於低稅率、簡單稅制,以及大量政府資助和補貼計畫。
金管局2022 年6 月的評估中顯示,不同資產規模的銀行,均計畫在金融科技領域,投入更多財務及人力資源。未來三年,中小型銀行的相關財務投資預期將分別增加超過50%和80%。至2025 年,合規科技、支付科技及借貸科技預期將繼續作為最廣泛採用的三大金融科技業務領域﹔綠色科技的採用率將迅速增加,預期將上升約60%﹔而法律科技採用率預期則將上升約40%。
於2021年6月,金管局公佈「金融科技2025」策略,旨在鼓勵金融業於2025 年前全面應用金融科技,並提供合理、高效的金融服務,惠及香港市民及整體經濟。此策略的五大主要範疇為:
全面推廣銀行數位化
提高香港在發行批發及零售層面央行數位貨幣的準備,加深央行數位貨幣研究
加強香港現有及建設新的資料基建,以充分發揮新一代資料基建潛能
與多個策略夥伴合作,推出多項措施,培育更多學生和銀行從業員成為全面的金融科技專才
聯同業界各主要利益相關者成立「金融科技跨界協調小組」,制定有利政策,以支持香港金融科技生態發展
作為金管局「金融科技2025」策略的重點措施之一的「商業數據通」於已於2022年10月24日正式推出,邁進數據共享的新紀元。隨著「商業數據通」正式投入運作,金融機構可採納更多創新應用,以數位化和簡化「認識你的客戶」、信用評估、貸款核准及風險管理等一連串融資流程。自2022年10月「商業數據通」正式推出,參與銀行多達26家,而主要數據提供者則更由六間倍增至12間。使用率方面,截至2023年9月底,經「商業資料通」傳送的資料要求由試行階段的接近1,000個增長九倍至8,900個,估計涉及的信貸核准總額逾80億港元。
於2023年8月,金管局公佈新「金融科技推廣計畫」,概述未來12個月將會推出的各項主要活動及措施,以進一步推動金融服務業應用金融科技。新推廣計畫聚焦於財富科技、保險科技及綠色科技等金融科技業務領域,以及人工智慧與分散式分類帳技術等科技類別。
香港金融科技週2022舉行期間,政府發表有關虛擬資產在港發展的政策宣言,認同虛擬資產在市場上已變得不可或缺,以及DLT和Web 3. 0有潛力成為金融和貿易未來發展的趨勢。政府現正與金融監管機構締造便利的環境,以促進香港虛擬資產產業得以永續和負責任地發展。
過去數年,政府和監管機構以「相同業務、相同風險、相同規則」 的原則,制訂了一套整全的虛擬資產監管架構。 2023年6月1日起,在新發牌制度下,虛擬資產交易所與現時傳統金融機構一樣,須遵守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和保護投資者方面的規定,這有助於持牌虛擬資產交易所建立地位和公信力,使其能接觸到更多香港市場的投資者。
政府和監管機構正研究推出下列試驗計劃,以測試虛擬資產帶來的技術效益,並嘗試將相關技術進一步應用於金融市場,決心致力於與全球虛擬資產業界攜手合作,一同探索金融創新之路。 2023年2月,香港特區政府成功發售8億港元全球首批由政府發行的代幣化綠色債券,標示香港在結合債券市場、綠色和永續金融,以及金融科技方面的優勢。數碼港元作為另一重點試驗計畫亦取得進展, mBridge計畫已進入「最簡可行產品」開發階段,預計於2024年推出,並為系統最終正式投入運作作好準備。
投資推廣署於香港金融科技週2023強調發展變革性Web3應用的持續決心,透過分享具體的Web3成功案例,展現其對經濟和民生的好處,以及所帶來的全球影響。其中一個例子是HashKey Group和Arkreen於2023年4月在香港Web3嘉年華向全球推出香港重點Web3計劃- 去中心化實體基礎設施網路(DePIN)。 DePIN在運用Web3的經濟模型和智慧合約協作機制方面都處於領先地位。作為一個去中心化的能源資料基礎設施,Arkreen與所有DePIN網路一樣,由供給側和需求面構成供需閉環。 Arkreen的供給面主要由反映個人綠色行為的數據構成,形成反映該行為在物理世界所做貢獻的數據(PoPW),透過物聯網報告給Arkreen網路加以驗證,並在區塊鏈上登記,成為參與者的可信氣候行動足跡。這些PoPW數據,既是發行綠色證書的背書,也是向貢獻者發放代幣激勵措施作為其氣候行動獎勵的依據。